當一個會演講的創業家,別人才會願意跟你走
墨小編

跟你說個秘密:「創業能不能成功,和溝通有絕對的關係!」
通常一個問題,都會有無數個解決辦法,所以在商業上我們常會用心智圖、魚骨圖來腦力激盪,去發想各種可能的解決方式,不過,既然有這麼多的方法,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跨越阻礙,成為能解決問題的老闆,而有些人卻總是被卡在相同的問題,只能期待別人過來救援呢?
自私,會讓你在創業這條路上走得很艱辛
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就是「 溝通方式 」,首先你要知道你的目的是什麼,才能盤點各種解決途徑,並思考出可以有效進行的方式來達成目的。例如許多想創業的新手,最大的困擾就是資金不足,解決的辦法可以是和銀行借貸、親友借貸、找合夥人或是投資人。無論是哪一種選擇,都會經過溝通的動作,所以在商談的過程中必須提出「 雙贏的計畫 」,換位思考對方能拿到什麼好處,而不能只是單純想要解決你個人的問題,如此一來,才不會讓對方感受到不舒服。
換位思考,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需求之後
想在社會上如魚得水,平時就一定要練習「 換位思考對方能拿到什麼好處 」,用行銷的術語解釋,就是 「 你可以解決對方的什麼痛點 」,試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需求之後,才能讓你更順利創造出想要的結果。
舉個例子來說,或許你曾經想過讓父母來金援你的創業之路,於是你不斷在溝通這個產業是在做什麼事情,而你會怎麼營運才能創造營收,結果他們卻不斷勸你去考公家機關,又或是在大公司領取穩定的薪水,所以你們在想法上產生衝突和對立。這時你該溝通就不會是這間公司會多賺錢,而是你會怎麼消彌他們的擔憂,例如:你為什麼想要創業?你會給自己多久的時間去創業?你在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瓶頸以及你會想怎麼解決?以及如果失敗了你會怎麼規劃職涯的發展?
如果你無法說清楚,只是一昧認為是因為父母聽不懂社會趨勢、不懂專業術語、個性過於保守,那就錯了。最大的問題很有可能是你連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想創業,也不太曉得該怎麼讓創業的計畫落地執行,甚至也不懂該怎麼降低創業的風險,所以父母對你的擔心無法卸除,自然是不會同意了,除非你能解決這個痛點,而這個痛點正好與你有關,所以我才會說「 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需求之後,才能讓你更順利創造出想要的結果 」。
有效溝通是人生的必修課
不管你是內向還是外向,也不管你想當員工還是創業家,都需要學會有效溝通,而演講正是溝通能力的縮影,舉凡確認演講的目的、如何引導聽眾產生好奇和共鳴,以及如何透過聲音、表情、肢體動作讓聽眾願意繼續聽下去。
以Meepshop開店電商平台邀請Harry擔任演講嘉賓為例,這場演講屬於銷售講座,目的是讓聽眾想要駐進Meepshop,因此Harry先用電商趨勢引發聽眾的好奇,再分享操作平台的心得,讓聽眾能認同Meepshop的後台介面簡單、容易上手,最後產生想要加入的慾望。
這次Harry不藏私將演講流程公開出來,讓你用 7 分鐘就能學會在創業路上必備的溝通技巧,並節錄重點讓你方便學習。
演講必知的6個重點
- 確定演講目的:
受到邀請時,與主辦單位確認講座最終的目標是什麼,例如導購正式課程。 - 找到演講的風格:
用個人風格讓聽眾記住你是誰,以Harry的演講風格來說,就是用輕鬆的脫口秀搭配饒舌的方式讓學員耳目一新。 - 簡報版位設計:
後排的觀眾可能會被前排遮擋,因此要呈現的重點資訊不要放在簡報下方。 - 提前到場測試:
測試麥克風的聲音是否能被最後一排的聽眾清楚聽見,以及簡報是否會有色差。 - 填寫勞報單:
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填寫勞報單,或是另外提供匯款帳號。 - 保持良好關係:
在演講結束後,感謝主辦單位並關心講座的狀況,讓對方留下好印象。
這次的分享到這裡,期待你的計畫都能透過說話的藝術被順利進行,如果你嘗試過後還是不知道問題的癥結點該怎麼處理會比較妥當,都歡迎你來私訊我們的Facebook或Instagram!
Facebook粉絲專頁:我媽叫我不要創業
Instagram:mofans_2020